? 1973年劉子銘出生于科爾泌草原的通遼地區(qū)。自然賦予了他草原的胸襟和奔馬的志向,以及雄鷹的敏銳和英雄的膽魄。不平凡的經歷和未來也許是天生注定的,從12歲時意外綴學,到后來的攻讀碩士,從只身闖蕩京城到事業(yè)如日中天,唯一沒有改變的,是他善良純真勇敢豪邁的本色。
? 2000年,劉子銘開始涉足影視業(yè),第一次就以制片人的身份參與創(chuàng)作了電影《高天厚土》,此片還成為黨的十六大獻禮影片,并且獲得了政府獎。由于對電影濃厚的興趣和對自己創(chuàng)作能力的信心,2003年之后,劉子銘從電影制片人轉做電影導演,用更直接的方法創(chuàng)作了多部影視作品。精力旺盛的劉子銘并未由此止步,又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攫取一切可能為己所用的知識。
? 奇特而又豐富的人生經歷,對劉子銘的創(chuàng)作大有裨益,他對人和事物有著銳利的觀察及深刻的剖析能力,同時又具有寬廣仁和的態(tài)度。劉子銘永遠用下一部作品在電影事業(yè)上將自己的傳奇延續(xù)。
?
電影作品
作品列表:《鐵血北疆曲》《鄉(xiāng)村無眠》格?;ā?、《讓愛重來》、《幸福樹》、《80后女孩》、《我要飛》等數(shù)十部。
編輯本段作品影響
關于拍攝作品的感受及對觀眾的影響?
《鐵血北疆曲》是關于“愛”和信仰的表述,中國近代史上有三位民族音樂家,聶耳寫了《義勇軍進行曲》麥新做了《大刀進行曲》冼星海譜了《黃河大合唱》。他們三人都是在這個民族最危險、最為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的。他們身上都有共同相似的東西;那就是對這個苦難民族的“愛和責任”。
? 我拍麥新之前看了許多關于他的資料,讀過之后只是淡淡的,好像有點感覺,又感覺不到什么?有一段時間我很迷茫,不知道要不要還拍攝麥新這個離我距離如此遙遠的人物?
? 2006年6月6日是麥新犧牲的日子,我感覺一股暖流沖進我的大腦,我明白之前自己為什么沒有感覺,是我自己沒有真正的走進麥新的內心世界。我再次拿起資料,一個鮮活生動有血有肉的中華好兒女“麥新”在我心中復活了!
? 《鄉(xiāng)村無眠》還是一部關于愛和責任的題材,只不過我用了喜劇的手法講了一個沉重的話題。
? 《鄉(xiāng)村無眠》是河北著名作家何申寫的一篇中篇小說,我把它改編成了電影。女主人公孫寡婦過去在村里算是一枝花吧,這也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紅顏薄命。她渴望愛情,卻得不到愛情。為愛做了一切,到頭還是被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