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文章,并..." />
先生的文章,并不好讀,因其學(xué)究味濃,真要讀,總還須多看些書,讀他的文章時(shí)間長了,便覺得有些苦雨齋的味道。《念樓學(xué)短》所輯,每篇文章由三部分組成,古文原文,“念樓讀”,即意譯;“念樓曰”,即讀后感。其中,“念樓曰”寫得最是精到,有思想,有內(nèi)容,偶爾百煉鋼,簡或繞指柔,妙不可言。
“學(xué)其短”的文章,本來是為著課孫的,后來不想?yún)s無心插柳出版了,這倒也讓人想起俞陛云的《詩境淺說》。中國并不缺少啟蒙的讀物,但有了這冊《念樓學(xué)短》,兒童讀物的選擇,要我選,我就選它,因?yàn)樗畲蟮奶攸c(diǎn)是“自由”,從思想到內(nèi)容到形式。
記得林語堂曾說,短的文章不一定好,好的文章一定短,雖不一定正確,但還是有些道理,短有精華,學(xué)其長亦不忘學(xué)其短,則總還能凝煉些做文章的元?dú)狻?br>籠中鳥
春天終究還是能讓人高興的,很重要的原因我覺得有一條,正如張潮在《幽夢影》中說的那句話,其機(jī)暢也,至于“讀諸集宜春”,那也是錦上添花的事。春天里的一切都好,連人的脾氣也好像都變得溫柔了。錢镠是五代十國時(shí)吳越國的國王,是販私鹽出身的大軍閥,梟雄,夫人回了娘家,他想她快點(diǎn)回來,信上卻寫了這么一句話:“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笨粗蹋辰缑黠@卻比狗屁文人的絮叨高出好多了。春天里我讀鐘叔河的《籠中鳥集》,讀到了這一句讓人高興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