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透露著一種無力感,程序、法律這樣的詞出現(xiàn)了多次,把人套牢在圈子里,最痛苦的兩場戲:一是法官在樓道里被城管逼著拿養(yǎng)狗證,二是死刑犯上車去刑場前被拿繩子捆著,這種面對壓力卻束手無策的焦慮,是最可怕的困境. 從一開始就透露著矛盾和諷刺,隨著劇情拉開,這種矛盾被擴大來,腎病方、法官、死刑犯形成閉環(huán),法官像是審判這場命運的一方,但死刑犯卻是勾連二者的橋梁. 腎病方先是想救死刑犯,之后催促執(zhí)行死刑(這其實能猜到),法官先是依法判處死刑,最后臨刑前把人救回來,你有你的法,我有我的解決方式,但就像獄友說的那句話一樣,一命換一命,這場角逐總有一方要潰敗,即使是富人在病痛面前也要接受這份無助感. 中文名“透析”和英文名“Judge”有某種感性和理性的對比. 癥結(jié)在哪,社會有問題該如何透析,這電影名起得牛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