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星
救星
賽勒瑪結(jié)婚五年,未曾生一男半女。一個孩子,可使夫妻間建立起精神聯(lián)系;孩子的微笑,能拉近相互厭惡的兩顆心靈,如同黎明將黑夜的末尾與白日的開端連接在一起。
不育女子,在任何地方都會遭冷眼。因為自私心理向多數(shù)男人這樣描述前景:生命的繼續(xù)在于子嗣體軀。因此,他們要求生兒育女,以便他們永生在大地上。
實利主義男子看待不育妻子,如同看慢性自殺。因此,他厭惡她,遺棄她,希望她死,仿佛她是一個想置他于死地的背信棄義的仇敵。曼蘇爾貝克就是一個實利主義者,像黃土一樣平庸、鋼鐵一樣冷酷、墓地一樣貪婪。他渴望有個兒子,繼承他的姓名和性格,正是這種渴望使他討厭可憐的賽勒瑪,在他的眼里,賽勒瑪?shù)拿赖?,變成了不可寬恕的罪惡?br>生長在山洞里的樹不會結(jié)果,屈居生活陰影下的賽勒瑪不可能生育。夜鶯不會在籠子里筑巢,以防將奴隸身份傳給雛鳥。賽勒瑪是個不幸囚徒,蒼天沒有把她的生命分成兩個俘虜。山谷里的鮮花,本是太陽的溫情與大自然的戀意相結(jié)合生下的孩子;人類的孩子,則是愛情與憐憫孕出來的鮮花。賽勒瑪在那座建在貝魯特角海邊的豪宅里,從來沒有感受到憐憫的氣息和溫情的觸摸。但是,她常在夜深人靜之時向蒼天祈禱,求主賜予她一個孩子,期望孩子用他那玫瑰色的手指揩干她的眼淚,用他的目光驅(qū)散她心中的死神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