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極. 兩個部分的結構太迷人了,第一個部分是循環(huán)式的重復,但不是恐怖游輪那種畫圈而是倒螺旋式的上升添加. 第二部分是故事中的故事,在盜夢空間般的層層下墜中又讓每個故事相互組接. 除去結構上的妙思內(nèi)容也是詭譎無比,父親用靈魂和魔鬼作交換,和魔鬼化身的女人結婚,主角有著軍官的榮譽卻是魔鬼的孩子,在吊死鬼的詛咒中喝下骷髏杯中的酒又經(jīng)受不住誘惑出賣了信仰(或者說是令信仰墮落)非常具有諷刺意味. 第二部分的內(nèi)容就太好玩太有趣了,幾個愛情故事充斥著古典浪漫主義的氣息,與其說是像十日談那么露骨的故事我覺得更像莎甕的喜劇. 結局處理得最妙,好像發(fā)生的是場奇幻的夢,男主正把經(jīng)歷寫在手稿中想要抓住這種奇妙,當他看到兩個女人又出現(xiàn)時臉上露出欣喜狂熱的表情,比起記錄這個離奇的故事回到現(xiàn)實,他更愿樂此不疲的癡迷其中不愿意出來. 起初覺得是溫情片,看到一半后覺得是講婆媳相處之道,看完一大半時覺得是北海道觀光宣傳片,而硬著頭皮看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是一部又臭又長的鬼片. 其實根本不存在沒看懂的說法,只是導演故意要繞很長一圈才讓觀眾們看到故事的真相. 袁元在前面對于自己女兒的所有幻想都拍得太過于真實,女兒從日本來到中國來找自己的這份“真實”還延續(xù)到了自己千里迢迢回到日本同丈夫共同體驗釀酒的樂趣,同婆婆秉燭夜談翻起女兒兒時的照片回憶起她童年的點滴,以至于不到電影的最后一刻鐘觀眾都會深切相信女兒是的的確確切身存在的. 親情與夢想固然不可兼得,在如何做選擇的方面,袁元選擇了后者,這種兩難的情境并沒有標準答案,如何去解題還得自己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