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告訴孩子,不" />
(1)告訴孩子,不是只有你自卑
著名的精神分析家阿德勒曾說過,所有的人都有那么一點自卑,無論他是高官巨賈還是市井平民,概莫能外。也就是說自卑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tài)。其實適度的自卑可以使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激發(fā)人奮發(fā)向上,拼搏進取。因此,自卑感及其對它的克服、超越,可以使人完善自我,是人走向成功的起點和橋梁。如果沒有自卑感,也就沒了進取心。其實人人都會產(chǎn)生自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要正確對待自卑,不要只看到自卑的危害,更不能因為自己自卑而自卑。
(2)引導孩子全面地評價自己,走出認識上小誤區(qū)
一些孩子在做自我評價時,往往只看到缺點,看不到優(yōu)點,而且有時評價的也不夠全面。比如,孩子常會這樣說:“我笨死了,學習成績不好!”“我不夠聰明,總是反應慢!”其實評價應該是多角度的,不能只看學習成績。孩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評價自己:①學習能力,如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實踐能力;②特殊能力,如繪畫、音樂、書法、寫作、體育運動等;③學習態(tài)度方面,如興趣、愛好、勤奮、競爭意識和獨立性等;④人品和個性特征,如自我控制和自我調(diào)節(jié)以及道德品質(zhì)、理想信念等。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自評和他評,讓孩子列舉出自己的優(yōu)缺點,把它們寫在一張卡片上;再請其他的同學在另一張紙上列出孩子的優(yōu)缺點,兩者比較,以得出比較客觀的結論,并提醒孩子多注意自己的優(yōu)點,增加自信心。這樣孩子就會欣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有那么多的優(yōu)點,并不是一無是處的。